醫療器材服務

Medical Device Service
服務窗口
服務能量 醫療器材服務 生醫驗證組 (醫材臨床前測試)
醫療器材檢測相關專題

皮下單腔針臨床前測試基準介紹

撰稿人: 生醫驗證組 魏琪珍 博士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 (以下簡稱: TFDA) 於民國100年5月4日發布署授食字第100160963號公文,其一併公告七項臨床前測試基準,本文所探討的「皮下單腔針臨床前測試基準」即是其中之一。
  依據皮下單腔針臨床前測試基準對於皮下單腔針的定義:「皮下注射用單腔針,是用來從皮下注射液體或抽取液體的器材。此器材包括一個金屬管,其一端是尖銳地,另一端則是連接到針頭中樞及連接到推進針筒或靜脈注射灌輸組。」,故理論上只要在此定義之內的注射針,皆需以此規範做為測試參考依據。但值得注意的是,本規範僅限於單次使用之無菌皮下單腔針,外徑0.3 mm至1.2 mm,且不包含牙科用針 (Dental needles)。
  本次所探討的基準,係由TFDA提供醫療器材廠商辦理產品查驗登記時,對於臨床前測試規劃的應檢附資料及進行項目建議。 但未包含臨床試驗等其他資料要求。廠商進行醫療器材查驗登記時,除依照基準要求提供相關佐證外,所有與產品安全或宣稱之效果內容,都應符合相關法規。意即廠商應依個案產品結構、材質及宣稱效能提出完整驗證評估資料 (含臨床前測試或臨床試驗等)。
回顧一般醫療器材的生物相容性試驗,可以根據ISO 10993-1的分類分級找出對應的生物相容性試驗項目。但是對於物理結構、功能性及其化學性試驗項目則各自依據各國要求、特定國際標準或各國藥典實施。TFDA藉由現行之參考資料(ISO及各國藥典文獻) 制定發佈「皮下單腔針臨床前測試基準」。
  
根據本篇基準,基本需執行的臨床前測試項目有:
(1) 生物相容性試驗 (Biocompatibility)
皮下單腔針主要依據ISO 10993標準執行特定生物相容性試驗,除了常見的體外細胞毒性試驗、過敏試驗、皮膚/皮內刺激試驗之外,還需執行急性毒性試驗與血液相容性試驗。
目前國內已有數家測試實驗室可提供前三項試驗的標準測試服務,惟血液相容性試驗除外,完整的完整血液相容性試驗可包含:致血栓、凝固、血小板、血液學及免疫性 (補體活性) 5大試驗範疇,每一大項又分別包含多項測試項目,目前因受限於國內測試實驗室並未具備完整的測試能量,主要僅提供血液學類檢測其中一項試驗結果 -- 溶血試驗為代表性試驗; 近來TFDA審查已針對此類接觸血液的醫療器材要求更為嚴謹,不再只接受溶血試驗結果當成產品具血液相容性的依據,為滿足此要求,廠商則必須花費數倍的時間及費用,將產品送至國外完成測試。塑膠中心也秉持一貫服務與輔導廠商的立場,在符合OECD GLP的規範下,針對各式血液接觸醫療器材提供除溶血試驗以外的其他各式血液相容性試驗服務,為上市產品提供更嚴謹的風險控管程序。
(2) 無菌 (Sterility)
不論使用何種方式執行滅菌,無菌醫療器材最終成品均需出具滅菌確效報告,以確保無菌保證度 (SAL) 可達10-6。關於滅菌確效的詳細說明就不在本篇贅述,請各位先進參考「醫療器材的安全性評估--滅菌確效與塑化劑檢測分析」。
(3) 熱原性 (Pyrogen)
熱原性試驗可依據各國藥典規定進行,TFDA公告該項由各廠商進行宣稱,因此若為台灣的製造廠,可參考美國藥典做為指標進行熱原性試驗。目前國內熱原性試驗還是以大白兔試驗體系為主,內毒素測試為輔; 美國FDA於2016年公告的生物性評估指引中,亦將熱原性納入醫療器材生物相容性的評估範圍內,塑膠中心也已提供此項通過TAF ISO 17025與OECD GLP認證的檢測服務。
(4) 物理化學試驗 (Physical chemical test)
單腔針實質上與人體之接觸,大部分都是金屬鋼針,因此物理化學性試驗項目,單純對於酸鹼度和可溶出金屬進行檢測。測試方法主要依據ISO 7864與ISO 9626測試標準執行酸鹼度試驗 (Limits for acidity or alkalinity) 與可溶出金屬試驗 (Limits for extractable metals)。
(5) 功能性試驗 (Performance test)
功能性驗證是針對皮下單腔針的主構件進行驗證,TFDA 以ISO 7864:1993 (Sterile hypodermic needles for single use)、ISO 9626與ASTM A908為主要參考基準,試驗項目包含:
針尖外觀、針鞘外觀及顏色、針管 (Needle tube)、尺寸 (Dimensions)、勁度 (Stiffness)、抗折 (Resistance to breakage)、抗腐蝕性 (Resistance to corrosion)、潤滑度 (Lubricant)、張力強度 (Tensile strength),針管與針座之間的穩定也牽涉到使用的安全性,故兩者間的接合強度也是驗證的範圍,此外亦包含內腔暢通性 (Patency of lumen),所有試驗的實施均需考量各式針具的設計差異,並非同一試驗制具及機台可執行,因此需於此領域累積一定檢測經驗的人員才能正確無誤執行。
  市售的產品,有些是單純的單腔針或是蝴蝶針,也有是配合針管進行販售的完整注射組合,亦有以醫美市場為主的高分子針,或依據醫療法要求按比例逐步全面使用的安全針具,主要均參考「皮下單腔針臨床前測試基準」進行臨床前測試驗證。塑膠中心累積多年醫療器材臨床前驗證服務經驗,可完整且獨立執行生物相容性試驗 (Biocompatibility)、無菌 (Sterility)、熱原性 (Pyrogen)、物理化學試驗 (Physical chemical test) 及功能性試驗 (Performance test),就國內的驗證機構或民間企業而言,實為非常少見且難得可獨力完成完整測試基準要求試驗的驗證實驗室; 目前已成功協助多種上述各類單腔針醫療器材順利上市。也由於中心測試實驗室人員的組成以專業碩博士為主,除了提供制式完整並符合法規要求之驗證檢測服務外,也可以針對不同廠商的獨特單腔針產品,模擬產品實際使用的狀況提供各項客製化功能性測試驗證規劃與服務,在大幅減少時間及人力成本的前提下,協助醫療器材快速通過上市查驗登記審查。
 

【聯絡窗口】
 
醫療器材檢測驗證

諮詢專線:(04)23595900 #638 & #643
信箱:md3d@pidc.org.tw
LINE 帳號:pidcmd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