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環境安全

Quality Environment Safety
服務窗口
服務能量 品質環境安全 產業管理輔導
工廠管理輔導

現場生產/績效管理

何謂現場/生產/績效管理  
現場生產績效是指現場生產的工作職責所達到的階段性結果及其過程中可評價的行為表現。 
所謂績效管理是指管理者與員工之間就目標與如何實現目標上達成共識的基礎上,通過激勵和幫助員工取得優異績效從而實現組織目標的管理方法。績效管理的目的在於通過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提高員工的能力和素質,以達到改善公司績效的效果。
 

績效管理過程

績效管理中的計劃制定績效目標計劃及衡量標準。 
績效目標分為兩種: 
 結果目標: 
指要達成的結果,結果目標的來源於公司的目標、部門的目標、市場需求目標、以及員工個人目標等。 
 行為目標: 
指如何達成。 

對目標計劃的討論 
在確定目標計劃後,組織員工進行討論,推動員工對目標達到一致認同,並闡明每個員工應達到什麼目標與如何達到目標,共同樹立具有挑戰性又可實現的目標。 
確定目標計劃的結果 
通過目標計劃會議達到管理者與員工雙方溝通明確並接受,在管理者與員工之間建立有效的工作關係,員工意見得到聽取和支持,從而確定監控的時間點和方式。 
績效管理中的輔導 
在確定了階段性的目標和通過會議明確了各自的目標之後,作為管理者的工作重點就是在各自目標實現過程中進行對員工的溝通及輔導。 
對員工實現各自目標和業績的輔導應為管理者的日常工作,在輔導過程中既要對員工的成績認可,又要對員工實現的目標進行幫助和支持。幫助引導達到所需實現的目標和提供支援,同時根據現實情況雙方及時修正目標,朝著實現的目標發展。這也是對怎樣實現目標(行為目標)過程進行瞭解和監控。需要強調指出的是:良好的溝通是有效輔導的基礎。 
 

績效管理中的評價 

在階段性工作結束時,對階段性業績進行評價,以便能公正地、客觀地反映階段性的工作業績,目的在於對以目標計劃為標準的業績實現的程度進行總結,進行業績的評定,不斷總結經驗,促進下一階段業績的改進。
 

一般績效評價的內容和程式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量度:量度原則與方法 
 評價:評價的標準和評價資料的來源 
 反饋:反饋的形式和方法 
 信息:過去的表現與業績目標的差距,需要進行業績改進的地方。一般評價的標準是選擇主要的績效指標KPI(定量和定性的指標)來評價業績實現過程中的結果目標和行為目標。 
 

以考核為基礎的個人回報:  

個人績效回報形式包括:工資、獎金、股權、福利、機會、職權等。確定合理的具有以實現和激勵為導向的業績報酬方面,公司目前以通過與績效管理相結合的方式構建職位職能工資制度來實現。通過員工職位的KPI(員工的業績衡量指標)的設定,評定職位的輸出業績,對關鍵的業績進行考核,綜合工作能力、工作態度等方面,並將它們與報酬相結合。
 

生產績效指標的主要形式與內容:  

個人績效回報形式包括:工資、獎金、股權、福利、機會、職權等。確定合理的具有以實現和激勵為導向的業績報酬方面,公司目前以通過與績效管理相結合的方式構建職位職能工資制度來實現。通過員工職位的KPI(員工的業績衡量指標)的設定,評定職位的輸出業績,對關鍵的業績進行考核,綜合工作能力、工作態度等方面,並將它們與報酬相結合。

 關鍵績效指標(KPI)  
 即用來衡量某一職位工作人員工作績效表現的具體量化指標,是對工作完成效果的最直接衡量方式。關鍵績效指標來自於對企業總體戰略目標的分解,反映最能有效影響企業價值創造的關鍵驅動因素。設立關鍵績效指標的價值在於:使經營管理者將精力集中在對績效有最大驅動力的經營行動上,及時診斷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問題並採取提高績效水平的改進措施。 
 工作目標與過程設定 
 即由管理者與員工共同商議確定員工在考核期內應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其效果,併在考核期結束時由上級領導根據期初所定目標是否實現,為員工績效打分的績效管理方式。它是一種對工作職責範圍內的一些相對長期性、過程性、輔助性、難以量化的主要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的考核方法。 
 

本中心針對現場生產績效管理輔導內容如下:
 

輔導需求諮詢窗口
黃漢斌 組長 
電話:(04)23595900 #323
ben@pidc.org.tw
張甄真 專員 
電話:(04)23595900 #305
peggy0925@pidc.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