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作者:()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 

品質環境安全部 企業永續組

邱士軒   顧問師

        

環保標章發展現況

環保標章制度最早始於1977年由德國執行,推出「藍天使標章」,到了90年代環保意識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各國政府與民間組織為將環境保護相關要求規範化,紛紛實施環保標章制度,相繼有日本、加拿大、美國等國家響應。許多相關環保標章如:歐盟花卉標章、美國綠十字星、中國環境標誌、加拿大環保標章、日本環保標章等,目前全球已有50多個國家或區域實施環保標章制度。然而礙於各國環保標章制度的不同,對於出口至國外的綠色產品有諸多限制及阻礙,直至1994年,透過全球二十餘個環保標章組織成立全球環保標章網路組織GEN (Global Ecolabell Ecolabelling Network),台灣亦為創始會員國之一,我國目前已與美國、加拿大、泰國、韓國等9國簽署環保標章相互認證機制,以期減少廠商向不同國家申請標章的複雜度,並促進綠色產品之國際流通性及減少不必要之貿易障礙 

 

 

國內環保標章制度

為讓消費者能清楚地選擇有利環境的產品,國內環保標章制度於19920825日經行政院正式公告實施,有關環保標章制度的三項重要法規分別為「環保標章推動使用作業要點」、「環保標章審議委員會設置要點」以及「環境保護產品第二類產品審查作業要點」。

推動環保標章的目的,主要在於建立消費者建立選購環保標章產品的信念,同時針對業者推動可回收、低污染、省資源的環保理念。目前環保標章共計超過110項規格,1900種產品,例如影印紙、清潔劑、冷氣、冰箱、碳粉匣等等。欲取得環保標章,材質要可拆解、成分不得含有重金屬、致癌物質、環境荷爾蒙等,申請者要提出合格檢驗證明報告送審,目前國內每年約有600700件產品取得環保標章。

我國環保標章圖樣,是以綠色圓形圖樣代表乾淨、不受污染的地球,綠色樹葉代表綠色消費概念,其英文名稱為「Green Mark」,整個圖案象徵綠色消費是全世界的。目前國內其他環保標章如:節能標章、節水標章、綠建築標章等均具備綠色消費之概念。

 

 

 

依據國際標準組織(ISO)已公告之 ISO 14020 系列標準,環境保護產品分成三類。「第一類環保標章」是自發性、多重準則、經第三者驗證之計畫。產品符合預先設定之規格標準,並經過第三者驗證,則頒發專用之標章,表示該產品有整體環境優越性(Overall Environmental Preferability)。由於第一類環保標章的審查過程嚴謹而漫長,因而衍生出「第二類環境訴求」。「第二類環境訴求」強調製造商、進口商、配銷商或零售商對產品環保性的訴求(通常為單一性訴求,如省水、省能),一定要是正確、可查證以及不能誤導消費者。「第三類環境宣告」則是加入產品生命週期評估的基礎,鑑別出在產品生命週期中,最能減少對環境造成不利衝擊的部分 。第二類、第三類產品或原料,是政府鼓勵、廠商自發的行為,因此不似「第一類環保標章」般嚴謹。第一類環保標章之執行程序一般可分為五個步驟:(1)篩選產品項目,(2)研擬產品規格標準,(3)公告接受申請,(4)與廠商簽約並核發使用證書,(5)後續追蹤考核。由於產品規格標準每2~3年應檢討修正一次,因此第一類環保標章的產品規格標準是不斷向上提昇的,如此才能鼓勵產品的創新。國內企業欲申請第一類環保標章,應依照環保署規定之以下申請流程: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申請環保標章之產品項目必須以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公告之產品項目為主,同時申請廠商應具備公司行號或商業登記或擁有核准工廠登記之生產工廠者,每項規格申請之產品審查費計新台幣貳萬元整,再次申請之產品審查費計新台幣壹萬伍仟元整。

 

環保標章與綠色採購

透過環保標章制度,各國政府應加速推廣綠色產品及服務的公共採購政策,例如美國聯邦政府的「全面性採購指導綱要計畫」、加拿大的「政府綠色行動計畫」、日本的「綠色採購法」,皆屬此類規範。由於各國政府採購占其國民生產總值(GDP)之比例,皆居各國採購團體的首位,因此只要政府機關能夠帶頭改變採購模式,納入綠色準則,立即會對企業界產生影響,因此政府綠色採購(Green Procurement)對於綠色消費具有火車頭的引領作用。我國行政院環保署自2002年即正式實施「機關綠色採購推動方案」,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立法推動綠色採購的國家,各機關就採購比例而言,至少應採購50%環保標章產品, 2007年更上修為83%,以擴大機關綠色採購效能。綠色消費是必然的趨勢,透過綠色生產更是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最終途徑,因此先進國家皆已採用環保標章來鼓勵綠色採購,環保標章除可做為廣告宣傳工具,有助於產品之國際行銷外,更有助於國家形象塑造與國際友誼之提升。

 

 

結語
         

中小企業佔我國所有企業的97%以上,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截至2010年止,國內中小企業在申請第一類環保標章超過整體企業半數以上,顯見中小企業在推動綠色消費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政府應透過綠色採購使更多的中小企業獲益,進而提升中小企業的競爭力。國內中小企業正面臨全球化的競爭,唯有透過創新及綠色製造,中小企業才能永續經營。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自2004年委託塑膠中心品質環境安全部執行綠色供應鏈計畫,致力協助廠商符合綠色要求,若企業對相關環保標章申請有進一步的興趣,可連結至塑膠中心品質環境安全部https://www.pidc.org.tw/zh-tw/Div5/Pages/default.aspx,或與04-2359-5900分機301謝明桂專員洽詢服務項目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