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授權專利
具有潤滑塗層的侵入式醫用裝置
醫療器材
證書號
M661255
國家
台灣
類別
新型
專利起訖
2024-10-01
2034-06-06
專利技術說明:
本技術提供一種具有潤滑塗層的侵入式醫用裝置,適用於導管、導絲、導尿管等產品,旨在提升醫療操作的順暢度並減少患者的不適,傳統潤滑方式如液體或固體潤滑劑雖可降低摩擦,但可能存在過敏、耐用性差及影響操作等問題,因此發展兼具穩定性與安全性的潤滑塗層技術已成為臨床應用的重要需求。本技術透過錨點分子與基材表面形成共價鍵結,使潤滑塗層能夠穩固附著於裝置表面,提供優異的耐久性與穩定性,塗層經水合作用後可形成水合薄膜,使裝置表面保持濕潤並顯著降低摩擦力,即使在含水環境中連續摩擦 25 次以上,仍能維持穩定的潤滑效果,此技術不僅能減少醫療操作對患者組織的損傷與不適,提升臨床操作的穩定性與順暢性,亦能降低裝置失位與併發症風險,提高臨床使用體驗與安全性。
技術關鍵字:潤滑(Lubricious);低摩擦(Low Friction);表面改質(Surface Modification)
技術特色:
技術規格:
低摩擦與耐久性:塗佈後之TPU導管置於控溫37±2°C的水中進行30次摩擦試驗,摩擦係數仍保持絕佳穩定性,提供醫材表面潤滑性,減少醫材造成地組織損傷並提高患者的舒適度。
應用實例/應用領域
侵入式醫療器材:如引導以及定位之手術器材、醫用導管等
專利發明人:陳巧佩、林文琳、林秀芃
本技術提供一種具有潤滑塗層的侵入式醫用裝置,適用於導管、導絲、導尿管等產品,旨在提升醫療操作的順暢度並減少患者的不適,傳統潤滑方式如液體或固體潤滑劑雖可降低摩擦,但可能存在過敏、耐用性差及影響操作等問題,因此發展兼具穩定性與安全性的潤滑塗層技術已成為臨床應用的重要需求。本技術透過錨點分子與基材表面形成共價鍵結,使潤滑塗層能夠穩固附著於裝置表面,提供優異的耐久性與穩定性,塗層經水合作用後可形成水合薄膜,使裝置表面保持濕潤並顯著降低摩擦力,即使在含水環境中連續摩擦 25 次以上,仍能維持穩定的潤滑效果,此技術不僅能減少醫療操作對患者組織的損傷與不適,提升臨床操作的穩定性與順暢性,亦能降低裝置失位與併發症風險,提高臨床使用體驗與安全性。
技術關鍵字:潤滑(Lubricious);低摩擦(Low Friction);表面改質(Surface Modification)
技術特色:
- 優異潤滑性:塗層碰到液體時,表面聚合物和水分子形成水合作用,能在表面形成水膜,降低工件表面摩擦力並達到潤滑特性。
- 耐久性佳:塗層能接枝於材料表面,並採用共價鍵結方式提升塗層耐久性;於含水環境中連續摩擦30次,仍可保持穩定潤滑效果。
- 製程簡易:以塗佈固化連續方式形成穩固潤滑水合塗層,降低製程複雜度。
- 適用多元基材:可應用於PU、TPU、PVC、PP、PC、PS、Pebax、ETFE...等材料。
- 柔軟性:塗層可耐彎曲或用於曲折途徑而不影響其性質。
- 生物相容性:通過 ISO 10993-細胞毒性、過敏、刺激、熱原以及溶血等相關試驗。
技術規格:
低摩擦與耐久性:塗佈後之TPU導管置於控溫37±2°C的水中進行30次摩擦試驗,摩擦係數仍保持絕佳穩定性,提供醫材表面潤滑性,減少醫材造成地組織損傷並提高患者的舒適度。
應用實例/應用領域
侵入式醫療器材:如引導以及定位之手術器材、醫用導管等
專利發明人:陳巧佩、林文琳、林秀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