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授權專利
織物結構
複合材料
證書號
I617446
國家
台灣
類別
發明
專利起訖
2018/3/11
2037/3/26
織物結構
Fabric structure
■專利技術說明:
■專利發明人:劉文傑、鄭惟升、蔡福財、莊佳姍、郭紓錚
聯繫窗口
相關事宜,請聯繫
E-mail:pidcc4@pidc.org.tw
聯絡人:04-23595900 企劃推廣 #224 #227
Fabric structure
■專利技術說明:
坊間一些耐燃或抗靜電的布料及外殼件大部分都是以塗佈方式塗在表面,薄薄的一層容易因為摩擦或加工過程中破損而大幅失去效果。本案發明一種織物結構,將防燃或抗靜電等功能性材料埋入鞘層,鞘層包覆線材製作成內芯外鞘的型態,再將芯鞘線材編織成織物進行加工。此發明優點在織物整體大幅增加功能性材料固含量5~20 wt%,以及保護其不受磨損而喪失功能,另外有強度的內芯材料可以避免加工時轉折處結構會被薄化,形成脆弱點。
■技術關鍵字:
織物結構Fabric Structure;芯鞘線材Core-shell Fiber;功能材料Functional Materials
■技術特色:
1. 透過將功能材料埋入芯鞘線材進行織物編織工藝,使該織物結構整體提升該功能材料的固含量5~20 wt%。
2. 芯鞘線材內含功能性材料,即便產品最外層的淋膜層磨損或破裂,內部的編織結構亦可保有或維持其功能,可提高產品耐用度。
3. 本發明之織物結構不僅有補強的作用,並進一步搭配使用具有不同芯鞘比例的芯鞘纖維與預織造成型技術,可廣泛運用於具有高曲率或高曲度的相關商品。
■技術規格:
1. 編織層是由內層芯材及外層鞘材所組成,該芯材與該鞘材比例範圍介於9:1~6:4之間。
2. 鞘材所含的功能性材料可提高整體之固含量為5~30 wt%,亦同該織物結構整體增加功能性材料的固含量增加5~20 wt%。
3. 功能性材料包含環境刺激響應的材料,或具有防水、耐燃、阻燃、導電、自我修復、感應變色或溫度調控的功能。
■應用實例/應用領域
防燃用品、抗靜電構件、自修復支架及袋包箱產業等。
■專利發明人:劉文傑、鄭惟升、蔡福財、莊佳姍、郭紓錚
聯繫窗口
相關事宜,請聯繫
E-mail:pidcc4@pidc.org.tw
聯絡人:04-23595900 企劃推廣 #224 #227
附件下載
格式
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