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聞
台化推動循環經濟 看見成果
產業訊息2025/4/7
經濟日報
台化董事長洪福源表示,台化除透過AI積極轉型,永續能源、綠色轉型方面,自去年起也宣示要投入175億元進行改造,預計今年階段目標是完成近20億元計畫,將可產生近7億元效益。
台化永續能源與綠色轉型,包括推動節水節能改善、低階熱能回收和高階化,並跨廠能源整合。在新能源推展,除在各廠區全面建置太陽能發電,更瞄準低碳氫應用切入電子、半導體,部署成為國內最具規模小水力民營企業。洪福源表示,台化推動永續發展,每項投入計畫是以三年回收成本的規劃來建置,除了以淨零轉型為目標之外,也期待能為公司創造新的產業價值。
台化投入循環經濟發展多年,包括廢漁網回收再利用,家電產品拆解及下游客戶塑膠回收已有相當成果,今年起台化將啟動保麗龍回收計畫,目前已建置設備,初期年產能360噸,回收後可再重製成再生保麗龍原料。
台化去年利用回收PCR製成塑膠,年增103%,應用範圍包含多功能事務機、工業包裝材、儲能設備、5G路由器、網路儲存伺服器外殼及自行車配件等,皆採物理回收法。
廢漁網回收方面,台化最早在1992年在彰化廠建立國內首座PIR耐隆化學回收中心,從2019年與國際知名戶外品牌Patagonia合作,啟動海上耐隆漁網回收計畫,後來又與海洋委員會及嘉義縣政府共同展開蚵繩回收,目前耐隆化學回收設備年產能1.5萬噸,規模已是全球最大,公司目標2027年耐隆回收產品銷量可滿載,漁網回收耐隆占1.2萬噸,廠內回收耐隆占0.3萬噸。台化也在越南建造廢漁網回收再生耐隆環保絲工廠。截至去年,台化漁網回收銷售4,260噸、年增62%。
台化永續能源與綠色轉型,包括推動節水節能改善、低階熱能回收和高階化,並跨廠能源整合。在新能源推展,除在各廠區全面建置太陽能發電,更瞄準低碳氫應用切入電子、半導體,部署成為國內最具規模小水力民營企業。洪福源表示,台化推動永續發展,每項投入計畫是以三年回收成本的規劃來建置,除了以淨零轉型為目標之外,也期待能為公司創造新的產業價值。
台化投入循環經濟發展多年,包括廢漁網回收再利用,家電產品拆解及下游客戶塑膠回收已有相當成果,今年起台化將啟動保麗龍回收計畫,目前已建置設備,初期年產能360噸,回收後可再重製成再生保麗龍原料。
台化去年利用回收PCR製成塑膠,年增103%,應用範圍包含多功能事務機、工業包裝材、儲能設備、5G路由器、網路儲存伺服器外殼及自行車配件等,皆採物理回收法。
廢漁網回收方面,台化最早在1992年在彰化廠建立國內首座PIR耐隆化學回收中心,從2019年與國際知名戶外品牌Patagonia合作,啟動海上耐隆漁網回收計畫,後來又與海洋委員會及嘉義縣政府共同展開蚵繩回收,目前耐隆化學回收設備年產能1.5萬噸,規模已是全球最大,公司目標2027年耐隆回收產品銷量可滿載,漁網回收耐隆占1.2萬噸,廠內回收耐隆占0.3萬噸。台化也在越南建造廢漁網回收再生耐隆環保絲工廠。截至去年,台化漁網回收銷售4,260噸、年增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