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情新聞

Business News
產業資訊 商情新聞 產業新聞
產業新聞

推動循環永續 塑膠中心舉辦塑膠產業創新論壇

塑膠中心新聞
2021/11/29
經濟日報
為因應循環永續潮流,開創塑膠產業創新商機,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今(24日)、明兩天,舉辦「2021塑膠產業創新論壇」,邀請塑膠產業界中促動創新的關鍵推手和多位重量級CEO,探討塑膠產業藉由材料或供應鏈創新等方式,進行資源循環再利用的經濟發展模式。本次論壇首次採實體與線上同步進行,加上議題切合產業需求,上午場論壇包含實體與線上場部分,當日共吸引超過210位產業人士蒞臨參與(兩日活動出席合計預定超過500人次)。
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總經理蕭耀貴(右五)、社團法人永續循環經濟發展協進會理事長施顏祥(右六)、華夏海灣塑膠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林漢福(左五)、台中塑膠製品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詹景忠(左四)、行政院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暨資源循環辦公室主任賴瑩瑩(右四)及上下午主題論壇講者、與談人合影。 塑膠中心/提供

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蕭耀貴總經理提到,因應當前政策與產業市場需求,本屆論壇以「循環淨零新未來」為主題,並廣邀業界專家參與,共有超過24場次以上的技術分享交流,盼能藉此推動產業的永續創新。

前經濟部部長、現任社團法人永續循環經濟發展協進會理事長施顏祥開幕致詞時,提及循環淨零已是當前企業發展時不可忽視的方向,勉勵產業發展循環經濟時宜掌握四個關鍵要點:跳出框架、跳出傳統、務實創新、邊做邊學。因為環境議題每年皆在變動,故產業也需要不斷成長與創新,藉此即便身處傳統產業,也能走出嶄新、永續的市場。

本次論壇採實體與線上同步進行,因議題切合產業需求,上午場論壇共吸引超過210位產業人士蒞臨參與。 塑膠中心/提供

華夏海灣塑膠公司副董事長林漢福,則以自身30多年的塑化產業經驗,分享經營過程邁向環保低碳技術發展的挑戰與經驗,例如與子公司台灣氯乙烯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展綠色整治技術,整治受汙染土壤,成功降低地下水源和生態受危害之風險。此舉更榮獲2021年第14屆TCSA台灣永續獎-永續報告獎-白金獎、永續單項績效獎-創新成長領袖獎-金獎。

集泉塑膠工業公司詹景忠董事長,同時也是台中市塑膠製品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則提出在循環永續潮流下,其透過與7-ELEVEN和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之合作,共同推動綠色環保產品,並藉此擴大商品的曝光率,持續打造綠色供應鏈。
「循環永續實體展」展出的循環材料與產品。 楊聰橋/攝影

11/24上午場的關鍵講座圍繞著「循環永續、產業創新」主題,依序重磅出場的講者為長興材料葉茂榮技術長、行政院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暨資源循環辦公室主任賴瑩瑩處長及成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陳志勇特聘教授,分析產業如何透過研發新製程技術、碳循環再利用等,達到資源全循環的產業發展願景。其中陳志勇提及二氧化碳再利用的技術發展趨勢,可透過將二氧化碳轉為化學或能源產品,不僅市場需求大,也能以更積極的方式達到負碳排效益。而在由塑膠中心總經理蕭耀貴主持的與談時段,進一步邀請上述講者分享轉型過程中的挑戰與機會,讓與會的產業人士更深入理解材料循環創新、負碳排示範工廠之運作概念。

而下午場的「邁向淨零、永續未來」主題,由李長榮化工高性能塑膠事業處蘇國俊協理展開序幕,依序是遠東新世紀綠材技術處邱茂源副經理、源創產業投顧李文騫策略顧問和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台灣永續獎(TCSA)秘書長申永順副教授等人分享,塑膠產業發展低碳綠材產品的商業模式、採用市場投資思維剖析企業永續轉型策略,以及探討塑膠產業如何邁向2050碳中和的目標。
 
「循環永續實體展」展出的海洋再生眼鏡、海廢鑰匙圈、以及利用回收料做成的鋼筆。 楊聰橋/攝影

論壇現場同時進行「循環永續實體展」展示,該專區集結目前已投入發展循環材料和產品的廠商,例如台塑公司以廢棄牡蠣殼製作的抗菌殼粉、誠佳科紡的生物陶瓷抗菌粉等創新產品、美利肯化工符合UL環保節能標章的Millad® NX™ 8000 聚丙烯(PP)透明劑、利用食器來打造封閉式再生循環系統的集泉塑膠工業公司、輕量化可回收再生的熱塑性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創新產品應用,以及高效的塑料回收熔體過濾技術設備等。藉由展示多元的創新成果,激發與會來賓對循環永續應用的更多想像。

美利肯化工展出符合UL環保節能標章的Millad® NX™ 8000 聚丙烯(PP)透明劑。 楊聰橋/攝影

本屆論壇與會來賓來自產官學界,顯現循環淨零與減碳的議題,對於各界來說不僅是回饋社會的面向,而是產業未來永續經營的關鍵能力。塑膠中心期許藉由年度論壇,帶給塑膠產業相關業者在永續發展上更多的方向與展望。

活動官網:http://showroom.pidc.org.tw/。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