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情新聞

Business News
產業資訊 商情新聞 塑膠專欄
塑膠專欄
透過循環經濟指南標準(BS8001)引導中小企業創新循環經濟商業模式
產業趨勢
透過循環經濟指南標準(BS8001)引導中小企業創新循環經濟商業模式
塑膠中心 陳健強
 
  從自然環境開採原物料後,加工製造成產品,產品被消費者購買使用後就直接丟棄的線性生產消費模式,不斷的消耗著有限的資源來創造產品。而自然資源有限,促使封閉式循環生產模式的形成,以解決資源耗竭的問題。與線性生產模式造成的資源耗竭不同,封閉式循環生產模式認為是建立在物質的不斷循環、利用上,形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模式,使整個系統產生極少的廢棄物,甚至達成零廢棄的終極目標,並且創造經濟績效,稱之為循環經濟,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衝擊的矛盾。
 
  麥肯錫公司(McKinsey&Company)2015年9月歐洲循環經濟契機報告指出由技術創新促成的循環經濟,每年資源生產率將可提高3%。到2030年,將為歐洲經濟帶來每年0.6萬億歐元的主要資源效益,另將產生1.2萬億歐元的非資源的外部效益,整體而言每年的總收益約為1.8萬億歐元。汽車共享方案、自動駕駛和無人駕駛、電動汽車和運用更好的材料,每輛車公里的平均成本可能下降多達75%。在食品方面,精確農業可以將水和肥料的投入效率提高至少20%至30%,並且與免耕農業(註1)相結合,可以將機械和投入成本降低多達75%。 在建築物中,與現場傳統建築相比,工業和模組化技術可以將建築成本降低50%。被動房屋(passive houses)(註2)可以減少90%的能源消耗。
資料來源:
https://www.mckinsey.com/business-functions/sustainability-and-resource-productivity/our-insights/europes-circular-economy-opportunity
註:
1.免耕農業:作物播種前不用犁、耙整理土地,不清理作物殘莖或根,直接在原茬地上播種,播後作物生育期間不使用農具進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式
2.被動房屋(passive houses): 強調生活舒適及節能
 
  由於循環經濟存在著複雜與不少技術性和法規性的障礙,許多中小企業在創新發展過程中,對於導入「循環經濟」,仍有一道進入門檻的存在。
英國標準協會(BSI)於2017年6月正式發布循環經濟指南標準(BS8001),是全球第一個循環經濟的標準,倡導著「循環經濟」概念和原則,引導中小企業識別循環經濟與本身的關聯性及可著力之處,以跨越循環生產模式的鴻溝。
  循環經濟指南標準(BS8001)提供了中小企業思考的方向,同時重新檢視工廠運作情形,藉由系統性邏輯修正其生產模式,達到工廠永續經營,並協助產品、零件和物質都能持續保持其最高價值。同時也能協助加速中小企業轉型,幫助中小企業制定行動計畫,獲得循環經濟的效益。
1. 系統性思維(System Thinking):中小企業以宏觀角度,理解單一的循環經濟決策和活動如何和企業整體系統互動
2. 創新(Innovation):中小企業持續創新,透過永續管理產品和服務的資源,創造企業價值
3. 管理責任(Stewardship):中小企業管理其決策活動對於營運績效在系統中的直接和間接影響
4. 合作(Collaboration):正式/非正式的溝通與協調,和內外部組織合作,創造共同的企業價值
5. 價值最大化(Value optimization):隨時維持產品、零組件和材料的最大價值和效能
6. 透明度(Transparency):對於影響中小企業轉變為更永續和循環營運模式的能力之決策和活動保持開放的態度,願意以清晰、準確、及時、誠實和完整的方式進行溝通
 
  此外,循環經濟指南標準(BS8001)提供了八個階段的彈性框架,可以幫助中小企業制定持續改善和轉型的計畫。該框架包含循環的元素,雖然八個階段為依序呈現,隨著循環成熟度的發展,中小企業可以在各階段之間來回循環執行,循環經濟指南標準(BS8001)八階段彈性框架如下:
階段1:架構設計 (Framing)
階段2:範疇界定 (Scoping)
階段3:概念產出 (Idea generation)
階段4:可行性評估 (Feasibility)
階段5:營運企劃案 (Business case)
階段6:試營運及原型 (Piloting and prototyping)
階段7:實施及執行 (Delivery and implementation)
階段8:監督、審查及報告 (Monitor, review and report)
 
為讓中小企業了解對於循環經濟的熟悉程度,故循環經濟指南標準(BS8001)提供了一項工具,幫助中小企業審查目前決策和活動已實施的循環經濟之成熟程度,成熟度共分成五個層級,分別如下:
層級0:未成型 (Unformed)
層級1:基本 (Basic)
層級2:改善 (Improving)
層級3:積極參與 (Engaged)
層級4:最佳化 (Optimizing)

 
  國際各大產業領頭羊因應循環經濟發展趨勢已紛紛提出循環經濟的願景和要求,中小企業面臨衝擊與挑戰,故中小企業因應國際資源循環趨勢,可藉由循環經濟指南標準(BS8001)積極推動循環經濟創新作為。
而光宇材料、環拓科技及歐萊德已積極推動循環經濟的營運模式,其發展循環經濟的經驗,值得欲發展循環經濟商業模式的中小企業做為借鏡。
  光宇材料從半導體與太陽能事業廢棄物中回收出高純度的矽粉及碳化矽粉,利用高值化工序將廢砂漿轉化為高端材料,將廢砂漿循環再利用率提升到100%,能有效減少工業生產造成的環境負面衝擊。而「機能性服飾,即是從廢砂漿提煉出來的奈米級矽粉製成高科技陶瓷奈米複合纖維」。這樣的自行調節、恆溫、遠紅外線、抗菌、除臭、抗敏感、抗UV等機能特性,成為2017年世大運主要供應服飾之一。
環拓公司研發廢輪胎熱裂解技術,將廢輪胎回收製成裂解油、碳黑等可利用再生資源,所生產的環保再生碳黑無臭味,可添加在輪胎、油墨或碳粉匣。除此之外,使用環保碳黑於潛水衣原料,綠色環保理念獲全球潛水衣客戶熱烈的認同,秉持發揮資源有限、創意無限的循環經濟角色,提供超越客戶期待創新服務。
  歐萊德發展綠色經濟,從設計、研發階段即需開始落實綠色思維,為了實現無廢棄且能循環利用的目標,研發創新、節能減碳「瓶中樹」,成為世界第一瓶會長樹的洗髮精,於瓶底埋入相思種子,當洗髮精使用完後埋入土壤中,瓶內的種子可發芽成長,瓶身還能塑料分解成為養分,讓瓶子回歸大地發芽成長,賦予包裝嶄新生命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