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專欄
食品安全管理的新挑戰-整合高階架構與新風險方法管理要求介紹
食品包材
食品安全管理的新挑戰-整合高階架構與新風險方法管理要求介紹
塑膠中心 黃聖儒
食品供應鏈體系的食品安全管理新挑戰,基於『食品安全 責任重於泰山』的理由,從食品業者將擴大到食品供應鏈,配合管理系統要求一致性的前提整合了管理標準的高階架構,對於中小企業的管理系統一致性的程度不夠,對食品安全的風險評估要求再提高,面臨這些新的食品安全問題及要求,食品供應鏈的食品安全管理可謂是任重道遠!
資訊科技日進千里,消費者的意識抬頭,食品供應鏈複雜化,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食品科技與技術超越及改變,促使管理要求改版,食品供應鏈產業迎接新的食品安全挑戰。
從管理要求的條文對照來看,ISO 22000採取了HSL高階結構,可以跟ISO 9001更好的融合。另外新增了以下條文:
4.1理解組織及其環境
4.2理解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
6.1應對風險和機遇的措施
7.1.5外部開發食品安全管理系統要素的管制
7.1.6 外部提供過程、產品和服務的管制
8.4.2緊急情況和事故的處理
9食品安全管理系統績效評估
9.1.1總則
10.1不符合和矯正措施
未來管理系統的共同架構
因採用HLS高階架構導致的變動,
1. 業務環境和相關方:第4.1章外部和內部事項中對於系統性地確定和監測商業環境有新的規定,第4.2章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和期望中介紹了可能(潛在)影響管理系統實現預期結果能力的因素與鑑別和理解需求。
2. 進一步強調領導作用和管理承諾:第5.1章目前包含了積極參與和對管理系統的有效性承擔責任的新需求。
3. 風險管理:第6.1章要求組織決定、考慮並在必要時採取行動,以解決可能影響(無論正面還是負面影響)管理系統實現其預期結果的能力的任何風險。
基於風險的思維從組織的管理面與運作面的風險管理
4.進一步更重視於目標的改進:這些變動包含在第6.2章以及第9.1章的績效評估中。
5.與溝通相關的延伸要求:目前第7.4章對溝通“機制”有了更多規定,包括決定溝通的內容、時間和方式。
6. 對食品安全文件化資訊的要求放寬:該變動包含在第 7.5章中,仍然要求有文件化資訊。必須對文件化資訊加以管理,確保其受到充分保護(ref.7.5.3)。刪除了對文件化程序的明確要求。
7. PDCA循環: 標準明確了策劃——實施——檢查——處置(PDCA)循環,採用兩套並行的獨立循環:一套涵蓋了管理系統,另一套涵蓋了HACCP原則。
8. 當前範圍特別包含了動物食品: 動物食品,不用於生產供人類消費的食品。飼料僅用於餵養提供食品的動物。
9.一些定義發生重大變動: “傷害”被“負面健康影響”取代,以確保與食品安全危害定義的一致性。用“保障”一詞強調了消費者與食品產品之間的關係基於食品安全保障。
10.溝通食品安全政策——第5.2.2章: 對管理提出了明確要求,便於員工理解食品安全政策。
11.食品安全管理系統目標: 第6.2.1章中進一步規定了設立食品安全管理系統的目標,包括諸如“符合客戶要求”、“予以監視”和“得到驗證”等項目。
12.管理外部提供的過程、產品或服務——第7.1.6章: 本條款介紹了產品、過程和服務(包括外包過程)供應商的管理要求,確保就相關要求開展充分溝通,以滿足食品安全管理系統的要求。
13.與ISO 22000:2005相比,ISO 22000:2018在涉及HACCP系統方面也有一些關鍵變動。<如:8.5.3管制措施和管制措施的組合,8.5.4危害管制計畫(HACCP計畫/OPRP計畫)>提高對OPRP的要求。
結論︰管理系統整合的的共同要素<政策/規劃/文件/紀錄/訓練/溝通/稽核/管理審查>,理出明確目標(Why),成立推行小組(Who)並對推行小組成員進行標準訓練(What),確定整合方式(How)與實施方式(5W1H),以實施與監控計畫,以達到持續改善的效果。
塑膠中心 黃聖儒
食品供應鏈體系的食品安全管理新挑戰,基於『食品安全 責任重於泰山』的理由,從食品業者將擴大到食品供應鏈,配合管理系統要求一致性的前提整合了管理標準的高階架構,對於中小企業的管理系統一致性的程度不夠,對食品安全的風險評估要求再提高,面臨這些新的食品安全問題及要求,食品供應鏈的食品安全管理可謂是任重道遠!
資訊科技日進千里,消費者的意識抬頭,食品供應鏈複雜化,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食品科技與技術超越及改變,促使管理要求改版,食品供應鏈產業迎接新的食品安全挑戰。
從管理要求的條文對照來看,ISO 22000採取了HSL高階結構,可以跟ISO 9001更好的融合。另外新增了以下條文:
4.1理解組織及其環境
4.2理解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
6.1應對風險和機遇的措施
7.1.5外部開發食品安全管理系統要素的管制
7.1.6 外部提供過程、產品和服務的管制
8.4.2緊急情況和事故的處理
9食品安全管理系統績效評估
9.1.1總則
10.1不符合和矯正措施

未來管理系統的共同架構
因採用HLS高階架構導致的變動,
1. 業務環境和相關方:第4.1章外部和內部事項中對於系統性地確定和監測商業環境有新的規定,第4.2章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和期望中介紹了可能(潛在)影響管理系統實現預期結果能力的因素與鑑別和理解需求。
2. 進一步強調領導作用和管理承諾:第5.1章目前包含了積極參與和對管理系統的有效性承擔責任的新需求。
3. 風險管理:第6.1章要求組織決定、考慮並在必要時採取行動,以解決可能影響(無論正面還是負面影響)管理系統實現其預期結果的能力的任何風險。

基於風險的思維從組織的管理面與運作面的風險管理
4.進一步更重視於目標的改進:這些變動包含在第6.2章以及第9.1章的績效評估中。
5.與溝通相關的延伸要求:目前第7.4章對溝通“機制”有了更多規定,包括決定溝通的內容、時間和方式。
6. 對食品安全文件化資訊的要求放寬:該變動包含在第 7.5章中,仍然要求有文件化資訊。必須對文件化資訊加以管理,確保其受到充分保護(ref.7.5.3)。刪除了對文件化程序的明確要求。
7. PDCA循環: 標準明確了策劃——實施——檢查——處置(PDCA)循環,採用兩套並行的獨立循環:一套涵蓋了管理系統,另一套涵蓋了HACCP原則。
8. 當前範圍特別包含了動物食品: 動物食品,不用於生產供人類消費的食品。飼料僅用於餵養提供食品的動物。
9.一些定義發生重大變動: “傷害”被“負面健康影響”取代,以確保與食品安全危害定義的一致性。用“保障”一詞強調了消費者與食品產品之間的關係基於食品安全保障。
10.溝通食品安全政策——第5.2.2章: 對管理提出了明確要求,便於員工理解食品安全政策。
11.食品安全管理系統目標: 第6.2.1章中進一步規定了設立食品安全管理系統的目標,包括諸如“符合客戶要求”、“予以監視”和“得到驗證”等項目。
12.管理外部提供的過程、產品或服務——第7.1.6章: 本條款介紹了產品、過程和服務(包括外包過程)供應商的管理要求,確保就相關要求開展充分溝通,以滿足食品安全管理系統的要求。
13.與ISO 22000:2005相比,ISO 22000:2018在涉及HACCP系統方面也有一些關鍵變動。<如:8.5.3管制措施和管制措施的組合,8.5.4危害管制計畫(HACCP計畫/OPRP計畫)>提高對OPRP的要求。
結論︰管理系統整合的的共同要素<政策/規劃/文件/紀錄/訓練/溝通/稽核/管理審查>,理出明確目標(Why),成立推行小組(Who)並對推行小組成員進行標準訓練(What),確定整合方式(How)與實施方式(5W1H),以實施與監控計畫,以達到持續改善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