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情新聞

Business News
產業資訊 商情新聞 塑膠專欄
塑膠專欄
即食商機下快速蒸煮包裝材與容器技術發展與應用
食品包材
即食商機下快速蒸煮包裝材與容器技術發展與應用
 
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 劉寬仁 副研究員
 
摘要
    透過開發符合快速蒸煮製程之耐溫型PET包裝容器與密封膜,該密封膜在連續生產製程中,經過對裝填有受熱物之密封盒加熱加工時,可承受微波用壓力模組包覆加壓該密封盒的力量,且於循環移載裝置上,不易變形破裂,具抵抗高熱高壓,受熱物不因內部膨脹或熱蒸汽而洩漏之虞。透過先將食品密封後才加熱,減少人工二次汙染造成的細菌侵入,達到一種新式熟食的連續式生產方式,故本單位透過一種新式物理阻隔法,完整提升食品安全防護機制。
 
前言
    隨著消費意識抬頭,民眾對每天所吃的、用的商品品質與安全日益重視。近幾年,在報章雜誌、電視報導或談話性節目中,食品消費或食品安全常是報導的話題。當有某產品違反食品衛生標準時,媒體會報導這種食品的添加物含量是標準規定數值的幾倍,然後連續幾天就會出現毒○○、毒XX或黑心○○、黑心XX的字眼,社會開始沸沸揚揚地討論。
以近10年受國人關注、媒體報導的食品事件的本質而言,有食品消費事件(如麵包香料)、食品管理政策面事件(如美國牛肉輸臺案)、食品違規事件(如動物用藥、塑化劑與順丁烯二酸酐)、食品安全事件(如肉毒桿菌中毒)等。食品管理有其複雜性,食品安全、食品違規與食品品質交錯其中,對消費者而言都會產生食品安全的憂慮。
    在各種食品安全事件中,食品的保存尤其重要,食品安全是一門專門探討在食品加工、存儲及銷售等步驟中確保食品衛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隱患、防範食物中毒的一個跨學科領域。透過科學之方法對於可能造成消費者生命健康危害的項目進行風險分析,進而制定出確保食品安全的管制措施,以食品安全措施來排除或減低對於消費者生命、健康的風險,是食品安全的核心,若無法有效保存食品,則容易造成各種病菌的產生,輕者造成上吐下瀉,嚴重者更可能有生命危險。
    因此為了防止各種食品安全的病菌產生,往往需要在食品生產後,提升食品保存期限與降低病菌產生,目前業界採取的方式主要有下列兩種方法:
 
化學添加法:由於其成本低廉,效果快速,因此往往為國內業者所採用,但是在過程中使用到防腐劑、增味劑、吸氧劑…等添加物,若在使用上缺乏良好的控制,長期使用下來會對人體造成長遠的傷害,且生產過程由人員分裝,易有人工二次汙染的疑慮,造成食品安全漏洞。
         
 
物理阻隔法:則是利用良好的容器來進行密封,但是現有國內微波容器使用上,有九成以上還是採取聚丙烯的材質,但是卻有其氧氣阻隔率不足的缺陷,又陷於微波加熱不可採用金屬容器,故無法導入蒸鍍的鋁箔層來提升阻氧性,因此往往只能採用化學添加法來提升食品保存的困境。
 
     物理阻隔法容器生產製程為了達到高阻氣與降低人工二次汙染,故目前開發方向係以將生食先以一密閉容器(耐溫型PET容器)裝填,並加上一層可耐微波、耐物理翻轉、不滲漏的密封膜,再加入一連續式的微波加壓生產設備,達到連續生產目的,其流程圖如下:
    在連續生產過程中,對裝填有受熱物的密封盒進行加熱加工,其為利用微波用壓力模組包覆加壓該密封盒,且固定於循環移動的移載裝置上,並藉由微波加熱裝置產生微波以對該密封盒進行加熱,,並在該移載裝置承載該密封盒移動時,進行加熱與攪拌,達到熟食的生產方法。
    過程中又透過測溫模組偵測該密封盒或受熱物之溫度,該密封盒加熱時可以抵抗高熱及高壓,受熱物不致因內部膨脹或熱蒸汽而有洩漏之虞,受熱物之攪拌強度可事先安排且移動速度可動態控制,使加熱更為平均,同時系統設計時可安排適當受熱物攪拌次數及反覆加熱次數系統運作中並可動態調整該微波加熱裝置的輸出功率、加熱時間、移載裝置之轉速、等參數,形成閉迴路的溫度控制系統,滿足工業加熱程序之需求。
 
結論
    為了滿足新式自動化連續式密封盒生產製程,本單位也已開發出各類符合新製程所需求之微波容器暨密封膜,同時產品符合國內食品安全法規規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