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情新聞

Business News
產業資訊 商情新聞 塑膠專欄
塑膠專欄
農產全生長期照護及採收後保鮮包裝材料
塑膠膜板
隨著現代生活水準提高,而為了提升蔬果產量與提高其價值,近來各國廣泛採用「作物套袋栽培」。而採收後還要與時間賽跑,保存運輸,減少損失,將新鮮、健康的蔬果送到消費者的口中。因此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致力發展一系列農產全生長期照護及採收後保鮮包裝材料:透氣防水蔬果套袋與蔬果濕度調控保鮮袋,描述如下:

一、透氣防水蔬果套袋

臺灣因地處高溫多雨環境,蔬果生長期易罹病害,常須使用大量農藥以維持果實品質。如此,不但增加成本,且有農藥殘留之虞。若在果實生長期進行作物套袋栽培,可防病蟲害與減少日曬而改善水果色澤,則可提高水果之品質及售價,因此套袋已成為生產水果不可避免之管理過程。

根據行政院農委會統計,台灣水果總栽種面積為20萬公頃,估算有使用套袋的栽種面積為6萬公頃,每公頃使用5萬個,每年具30億個套袋市場規模。目前國內蔬果套袋材質大多使用牛皮蠟紙作為防水層,為一次性產品,長久以來有廢棄物汙染問題;蔬果套袋用之透氣PE膜一般使用雷射或針扎打孔方式,其防水性不佳;而美國杜邦公司(DuPont)之泰維克 (Tyvek®)透氣PE材質屬於噴紡非織物,無汙損可重複使用2-3年以上,在日韓等地已多年應用於農業上,價格相對昂貴,農友接受度不高。

因此,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建構"透氣防水技術平台”,將協助塑膠膜袋業者建構透氣防水調控、機能性薄膜押出、無機物分散、押出縱向延伸造孔技術及加工製程,以開發透氣防水蔬果套袋。
 
所開發之防水透氣型果樹套袋為於聚烯烴高分子中添加無機物(碳酸鈣,CaCO3),再利用縱向延伸押出設備產生微孔以達防水透氣效果,並且可藉由孔徑控制來調節透氣度及防水度。達到防水、透氣、防蟲害、防曬傷、防水傷、耐用、可重複使用達3~4次以上等特點。

解決牛皮紙、不織布或塑膠等傳統套袋常產生防水性差、易破損,耐用性低,僅能單次使用,製造出許多農業垃圾的問題。透氣防水蔬果套袋,其高度透氣防水性能保護果實免於病菌或害蟲的接觸,確保蔬果安全健康成長,也可解決農藥殘留疑慮,而且套袋後的水果色澤比較漂亮,賣相佳。透氣防水蔬果套袋栽培,如圖一所示。

圖一透氣防水蔬果套袋栽培
 
此透氣防水技術欲取代杜邦-泰維克透氣防水袋,並可應用於蔬果套袋、農用覆蓋膜等精緻農用資材產品,為其產品提供高附加價值,也使生產機能性薄膜的廠商可以提升產品應用範圍與附加價值。

  
二、   蔬果濕度調控保鮮袋

全球的水果產量約7億公噸,而國內年產量為1百萬公噸 (年產值12億美元);蔬菜的全球產量8.2億公噸,國內年產量為1百萬公噸 (年產值10億美元)。然而,因蔬果於採收後即快速熟化之主因,造成約有30%的蔬果於包裝、儲存及配送過程中損失,亦即全球約有25億美元的損失,而台灣推估約有6.8億美元的損失。

有鑒於此,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即開發蔬果濕度調控保鮮袋,以降低農產品損失。一般採收後的果體仍會吸收氧氣並排放二氧化碳及乙烯氣體,而乙烯氣體又會進一步自我催熟蔬果果體。所以將乙烯氣體吸收以打破果體自我催熟機制,即可延長蔬果的保鮮期,如圖二所示。    

圖二 乙烯吸附保鮮與濕度調控技術

目前發展乙烯氣體吸附技術,可有效吸附袋內蔬果自行產生的乙烯氣體,以減緩蔬果花卉的熟化作用,再加上濕度調控機能,得以控制保鮮袋內的濕氣含量,可減緩蔬果的失水作用,並同時避免袋內表面上有冷凝水而產生黴菌,造成蔬果腐爛、變色。讓袋內濕度保持穩定一致,並使保鮮袋內的蔬果的維生素及酵素得以保存,達到延長蔬果保鮮期1.5~2.0倍之目的,蔬果外觀和品質更優質。因此無須於蔬果上噴灑或浸泡藥物,更減少低溫冷藏成本,以及空運等昂貴運輸成本,就可以避免蔬果水分流失、提高蔬果保質期和蔬果外銷品質,擴展出口市場,讓蔬果從農場到終端消費者手中一路新鮮到底。
 
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結合材料、加工、產品設計技術,並串聯產業能量和終端使用者需求,從農作物栽培、運銷保鮮到食品加工,提供農產品全生長期照護及採收後保鮮材料需求全面解決方案。真正落實協助塑膠產業之轉型升級與提升國內農業產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