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情新聞

Business News
產業資訊 商情新聞 塑膠專欄
塑膠專欄
安心、安全、環保認證新趨勢
綠色環保
進入20世紀以來,人類科技日新月異,以加速度的速率發展,不但使地球上所有人縮短了彼此的距離,更加速了全球供應鏈的發展,如何進行安心、安全及具環保永續的產品成了全球品牌廠商採購時共同的議題,而如何成為這些品牌廠的供應鏈夥伴,最重要的條件就是符合客戶的需求,提供安心、安全、環保認證的產品,但如何證明公司的產品是安心、安全及具有環保特性呢?各種產品驗證標章及管理系統應運而生。
 
產品驗證標章及各種管理系統認證約略可以分為四大類,第一類品質系統認證第、二類環安衛系統認證、第三類企業社會責任認證、第四類營運持續管理認證;若依產品認證則範圍更廣,依目前各大品牌商要求之產品認證約略可分安全認證如安規測試等,產品安心認證,如產銷履歷、有機認證等,而製造業供應鏈目前積極推動的另一類產品認證為產品永續認證,此類範圍極廣包含綠色產品認證如環保標章、碳足跡水足跡等目前更延伸至節能及永續標章如FSC-CoC (Chain of Custody) 產銷監管鏈等,各管理系統及認證標章分別說明如下:
 
管理系統認證
 
第一類品質系統認證


最早的供應商評估要求以符合品質系統ISO9001為基本要求,但因行業別的不同由ISO9001為基本,衍生了各種行業別不同的品質要求,較主要常見的管理系統要求如汽車、醫療及食品分別說明如下:
 
一、汽車品質管理系統TS16949

TS 16949以ISO 9001為基礎,是國際上汽車工業的基礎品質管制體系規範,並且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第一個技術規範,汽車供應鏈為減少汽車供應商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和利於汽車公司全球採購戰略的實施,ISO/TS16949技術規範符合全球汽車行業中現用的汽車品質體系要求,並可避免多重認證審核,目前TS 16949認證已成為進入汽車供應鏈必要的基本門票。
 
二、醫療器材品質管理系統ISO13485

醫療器材定義:任何儀器、裝置、工具、機具、器械、植入物、體外試劑或標準件、軟體、材料或其他類似或相關物品,由製造者意圖單獨或組合使用於人類作為以下一或多項特定目的
. 對疾病的診斷、預防、監視、治療或減緩;
. 對傷處的診斷、監視、治療、減緩或修整綴補;
. 對解剖或生理流程上的檢查、替換、修正、或支撐;
. 支撐或延續生命;
. 懷孕控制;
. 醫療器材的消毒;
. 藉由從人體取得檢體的體外檢查,提供作為醫療目的之資訊;及以上非藉由藥理學、免疫學或新陳代謝的方法實施於人體的最初意圖,但可能藉由這樣的方法協助其功能者。
 
醫療器材品質管理系統ISO13485是由國際標準組織(ISO),TC210技術委員會所制訂,於2003年7月3日正式公佈,參考ISO 9001的架構與品質管理原則,以PDCA的循環模式,來達到有效管理產品安全與功效的目的,強調產品實現過程中的風險管理,保證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並參考ISO 14971的標準指引,導入風險管理之概念,強調符合法規的要求及製造商製造醫療器材的責任。
 
若您的產品是醫療器材或是醫材供應鏈ISO13485則是上市販賣或客戶查核必要系統。
 
三、食品業品質管理系統ISO22000

ISO 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已於2005年9月1日正式發行,目前已成為全球食品製造廠商共同認可之食品安全管理系統要求,此一食品安全管理系統將接續目前既有的HACCP(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與ISO15161及ISO 9001:2000等標準,成為全球食品業安全管理系統認證標準,並且只要和食品產業鏈上有相關聯的業者,就可以提出申請,例如:提供包裝材料、包裝機械、清潔除菌服務的供應商、添加物業者、食品運輸業者、甚至食品販賣業者等等。
目前已有需多食品品牌大廠如統一企業等已將取的ISO22000認證作為是否作為合格供應商主要依據。
 
除以上三產產品系統認證外目前較為高難度的認證系統,如有害物質流程管理系統IECQ QC 080000、航太管理系統AS9100、鐵道認證系統IRIS都逐漸被要求,因為進入門檻高目前取得的廠商家數也少,但因如此,率先取的認證的公司,也首先取的商機。
 
第二類環安衛境系統認證

共同推動綠色製造、落實環保節能,進而達到企業的社會責任已然成為各大品牌廠只要的企業承諾,而其中要求供應鏈符合環境管理系統已繼品質系統ISO9001後第二要求重點其中以符合ISO14000系列標準及OHSAS 18000為主要要求,說明如下:
 
ISO 14000 是一系列的標準,以提供給組織有系統的管理其環境上之衝擊,和ISO 9001相類似,但ISO14000和9000系列中的文件沒有非常正式的關係,但是它的結構與ISO9001 標準十分類似,ISO14001中主要的要項是由組織內的高階管理所定義的,並確保其環境政策能夠在組織內實施,這包括了計畫、實施與運作、檢查及校正措施和管理階層審查。
 
ISO14001是第三者驗證團體用來登錄的“規格文件”而在其他ISO14000系列中的文件,則是指導綱要,用來幫助公司發展及實施其環境管理系統(EA),如環境績效評估(EPE)環保標章(EL),生命週期評估(LCA)及產品標準之環境考量面(EAPS) 及其他ISO14000家族系列的產品認證如    ISO 14064 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ISO 14045生態效率評估、ISO/TS 14067產品碳足跡盤查等,易為最近常被要求之認證項目。
 
證明公司有妥善提供安全作業環境的標準目前主要有OHSAS18001及TOSHMS臺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兩者非常相似說明如下
 
OHSAS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Occupation  Health  &  Safety  Assessment  Series OHSAS18001:2007)及    TOSHMS臺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
(Taiwan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TOSHMS:2007)
 
此管理的目的在於幫助組織找出員工業務上關於職業安全及衛生的風險,並擬定對策加以實施,進而降低問題發生的可能性,闡述職業安全衛生,而非產品與服務的安全,標準內容結合ISO14001的架構循PDCA模式進行持續改善,故通常系統建置會與ISO14001整併執行。
 
第三類企業社會責任認證

企業責任的延伸已從單純的產品要求深入至製作產品的作業人員是否得到完善作業環境,及人權是否受到尊重,進而到是否能尊重智慧財產權及廉潔經營等,目前可以驗證的標準主要以SA8000社會責任標準、EICC、BCCI 行為準則等,亞太區域勞力密集的國家如中國大陸、台灣、越南、印度等都是只要被要求認證的國家,尤其是高階的精品及兒童用具製造廠是主要被要求認證之公司。
 
第四類營運持續管理認證

交貨不中斷的要求自2011年日本311大海嘯及泰國水災等幾次大型災難後造成汽車及電子等相關產業斷鏈後開始被嚴格要求,而證明公司交貨不中斷不能只是用口頭保證,而是要有系統分析公司可能遭遇的營運風險,如天災、人力、媒體事件、關鍵設備、供應商供貨等各方面進行分析,以往的BCP營運持續規畫單點的狀況分析已無法符合客戶要求,ISO國際標準組織於2012年5月參考BS25999-2建立出更完整之營運持續管理的國際標準BCM(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 ISO22301標準 ,可提供正式的營運持續架構,指導組織如何建立防護機制,協助組織發展出營運持續計畫,以便在發生衝擊事件期間及之後持續營運,目前若要投標國外如新加坡、歐盟等大型國家及業務BCM已是重要認證項目之一 。
 
產品永續認證標章

產品永續認證標章範圍廣,是直接能向消費者證明公司產品符合安心、安全或環保主要得標幟,其中環保標章的概念起始於「永續發展」,而「永續發展」應為地球上全體人類所需共同面對、承擔與省思的問題。
 
也因此品牌廠目前都要求在產品製造、設計時能融入綠色概念,可以是節能(節能標章),也可以是無毒、可回收(環保標章)或者是永續利用概念如FCS COC產銷監管鏈等。
 
綠色消費已然是一種趨勢,製造廠商或販賣行銷對於消費者只要有足夠的教育(告知消費者綠色產品怎樣可以保護地球節省能源),並且提供多元的產品選擇, 是能夠促使消費者購買的。而在商機上,溝通省能源、保護地球、省錢的產品,是會打動消費者的。搭配環境永續標章則是拉大與其他競爭對手的差異最好的方法,可讓消費者、客戶有挑選的依據,進而優先購買,創造商機就是創造企業永續,而安心、安全、環保認證是啟動企業永續成長的基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