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情新聞

Business News
產業資訊 商情新聞 塑膠專欄
塑膠專欄
低磨耗制振型聚醯胺彈性體
橡膠暨彈性體
對於高分子聚合物而言,其彈性是由於高分子中存在無規則的線性彎曲,因此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變形,或是高分子間存在著微交聯(物理交聯或化學交聯),致使其外力去除後能恢復原來結構。

熱塑性彈性體主要係由嵌段共聚反應而成,由於其具有硬段與軟段結構,硬段具有較高之結晶溫度(Tg)與熔融溫度(Tm),因此在高分子中係以半結晶態存在,軟度則具有較低之結晶溫度(Tg)與熔融溫度(Tm),因此可賦予高分子柔軟性與延伸性,由於在室溫下,軟段與硬段係以微相分離共存。

層狀無機物,如黏土、雲母,早已添加於高分子作為填充料,唯應用時,其顆粒大小約在5微米(mm)左右,而每一顆粒皆由數仟片層材所構成。1990年日本TOYOTA 公司與宇部興業(UBE)共同發表Nylon6/Clay蒙脫土複材開發成功的消息,利用在層間聚合的爆發力而使層狀蒙脫土完全脫層(exfoliation),於尼龍基材中呈現奈米尺度的分散,此分散之無機層材厚度約一奈米,視徑比(aspect ratio)大於100,添加量3-5wt.%即有非常顯著的效果。自此以後,不同奈米層材開創出許多新型產業應用,以蒙脫土為大宗。
(一) 開環聚合

以己內醯胺在酸性條件下,利用已二酸進行開環聚合,在反應溫度260℃、氮氣系統下進行聚合6小時,並維持在大氣壓力30*103Pa下抽真空兩小時,分子量控制在2000~3000 g/mol,並在鈦觸媒催化下,利用聚醚系統軟段進行高分子聚合,分子量達到50,000g/mol以上時,即進行反應終止。
 
圖1:反應機構圖

在酸性開環反應下,已二酸的添加量會影響反應聚合的預聚物分子量,當其添加量增加時,會增加己內醯胺開環聚合的機率,因此造成其自開環反應的發生,故大多以小分子的型態產生,所以無法產生較高分子量的預聚物形成。
 



(二) 軟硬嵌段聚合反應

在預聚物形成後,此時加入軟段多元醇PTMG(PolyTetramethylene-ether-Glycol.),並利用鈦觸媒進行催化,藉此合成聚醯胺彈性體的結構。


由實驗結果可得知,當軟段結構含量增加時,會增加高分子的延伸率,此現象主要來自此軟段結構在高分子內部結構時,雖具有較低的結晶區,但是當其受到外力時,也會相對的容易進行分子鏈的延伸與轉動,因此可有效提升高分子的延伸率。

 
(三) 陶瓷共構燒結粉體

蒙脫土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質,但是此類型無機材料添加過多在塑膠件時,通常會有分散性不佳的問題,除了影響加工性能外,同時也會降低韌性與抗熱震性,若要降低粉體粒徑,又會有成本過高不易量產的缺點。因此為了改善此類型陶瓷材料的缺點,本文以陶瓷共構燒結研究,其主要原理是利用蒙脫土與低成本之氧化鋁、雲母、氧化鎂(Al2O3、Mica、MgO)等材料,以共構燒結陶瓷多晶相,藉此將粉體的結構由同相性排列成多相性,利用此一方式可長成多晶相的粉體結構,進而增加粉體在高分子間的分散性,並製備具成本優勢之蒙脫土,藉此提升材料的彎曲強度。
 

圖2:陶瓷共構燒結黏土

以小量塑譜儀實驗,觀察混練之後的情況,可發現傳統黏土少量時可部分分散,但是添加量在5%以上時,會發現有明顯的團聚現象,此類型原因主要是來自於黏土分子間同相性排列,若無足夠的剪切力使其分離,則會造成此現象的發生。而經過陶瓷共構燒結後的粉體,由於分子間作用力被平均分散,因此可有效均勻分散在高分子間,故能添加一定的比例,以增加物理性質。


結果顯示隨著粉體添加量增加時,可有效增加材料的彎曲強度,並能具有一定的成本優勢與材料特性,解決彈性體彎曲強度普遍不佳的問題。


圖3:蒙脫土於塑膠基材之分散情形

 
結論

本文利用已二酸進行已內醯胺的開環聚合反應,並經由添加聚醚多元醇,提升延伸率,結果顯示當聚醚多元醇添加量在30%以上時,即可達到延伸率大於300%之可行性。此外,利用陶瓷共構燒結粉體的添加,改善傳統蒙脫土分散性的問題,並進行彎曲強度的提升,達到同時具備制振與剛性強度的材料開發,為一種新型聚醯胺塑膠的可行性生產方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