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設計
許海洋一個願望:撫慰大地辛勞的暖心設計
許海洋一個希望
大海,是地球生命之母。曾幾何時,這個孕育萬種生物的搖籃,卻變成萬種垃圾的集中營。
塑膠中心與荒野保護協會、台灣好文化基金會共同舉辦台灣首屆「2016潔淨海洋產業博覽會」,以發光的海岸線為主題,減法、潔淨、歸零、轉換為四大展出主軸,邀請國內20家友善海洋企業,篩選出近50個從源頭解決潔淨海洋對策的商品/技術,並頒發『2016潔淨海洋博覽會』參展標章。希望鼓勵企業在製造前端以及消費者在挑選商品時,藉由此標章的標示,從源頭找出潔淨海洋的產業對策與生活態度,正視綠色商品開發。
根據統計,90%的海洋廢棄物為塑膠製品,以飲食相關包裝材料為大宗,這些原本生來要為生活帶來便利的產品,在隨手丟棄後變成海洋動物萬年惡夢的開始。在本次展覽中,荒野保護協會以減少塑膠用量、促進回收循環、使用生物可分解材質、潔淨水質與零廢棄等四項標準來徵選對於海洋友善商品,並頒發參展標章。這是一個國內解決海廢問題的嶄新開始,許潔淨海洋一個希望。

大海,是地球生命之母。曾幾何時,這個孕育萬種生物的搖籃,卻變成萬種垃圾的集中營。
塑膠中心與荒野保護協會、台灣好文化基金會共同舉辦台灣首屆「2016潔淨海洋產業博覽會」,以發光的海岸線為主題,減法、潔淨、歸零、轉換為四大展出主軸,邀請國內20家友善海洋企業,篩選出近50個從源頭解決潔淨海洋對策的商品/技術,並頒發『2016潔淨海洋博覽會』參展標章。希望鼓勵企業在製造前端以及消費者在挑選商品時,藉由此標章的標示,從源頭找出潔淨海洋的產業對策與生活態度,正視綠色商品開發。
根據統計,90%的海洋廢棄物為塑膠製品,以飲食相關包裝材料為大宗,這些原本生來要為生活帶來便利的產品,在隨手丟棄後變成海洋動物萬年惡夢的開始。在本次展覽中,荒野保護協會以減少塑膠用量、促進回收循環、使用生物可分解材質、潔淨水質與零廢棄等四項標準來徵選對於海洋友善商品,並頒發參展標章。這是一個國內解決海廢問題的嶄新開始,許潔淨海洋一個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