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植綠色企業
保水防沉陷生態工法 共創水資源綠色循環經濟 三惠製材所 點泥成金
文章出處:2017.12《spotlight中小企業知識期刊》VOL.14
民國98年,擁有綠建材標章的三惠製材所將再生紙與水泥混用,製成環保地磚支撐結構,相較於一般普遍使用的水泥材質,回收紙漿可於地底下自然分解,不僅環保又強化機能性,也不會把地面堵死,還讓水分、空氣都有了流通管道,更有利植物生長。三惠研發的環保材質地磚,成功運用於鰲峰山清水公園生態階梯登山步道、新營休息站的道路鋪面,受到廣大的迴響。
創新研發 保水防沉陷生態工法
站在既有的研發成果上,三惠不滿於此,更加精益求精,期望進一步推動綠色環保工法的實踐。106年,三惠參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綠色小巨人計畫的輔導,經專家協同加值設計,成功創新研發「保水防沉陷生態工法」,不僅平衡生態、防止地層下陷,還可擴大使用範疇。
三惠總經理郭文秀表示,他們結合原有的混纖混凝土新材料,研發出地上化的活鋪面結構工法。此環保生態工法不但能清楚看到地磚結構,更可在澆灌花草植物後保水、儲水涵養土質,是防止地面沉陷的最佳利器。
此工法可應用範圍廣泛,例如於山坡地施工時,可以此工法結合生態階梯固定邊坡,形同框架,達到透水、保水卻不滲水的作用,並且能夠將蓄積的雨水導入滯洪池再利用,與環境共存;同樣的工法也適用於屋頂花園,不僅讓土地呼吸、給予昆蟲生存空間,平衡都市生態,也讓大眾重拾透水鋪面的信心,降低都市溫室化效應。

新材料、創意工法、模組化 設計三合一
三惠製材所副總經理陳金谷解釋:「該工法表面不是貼死的磁磚,而是放上透水的活動水泥磚,稱為活鋪面,三惠從研發到自製水泥混料,再應用到施工上,不僅透水更可保水,把水導流回到地下,不但能為樹木生長提供扎根的水分,同時也是防止地層下陷的妙方。」有效回收水資源,正是循環經濟的訴求之一,符合聯合國的「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
這是可以運用在多種景觀建設之中的生態工法,陳金谷舉例說明,三惠生態工法結合街道傢俱設計環保五瓣水泥椅,街道的花圃種有綠色植栽,底下連結生態工法所設計的活鋪面,植栽的土壤一吸水,其水分就會往下流至水泥結合纖維材質的儲水盆裡,交錯的高透水性混凝土發揮固定、支撐功能,不僅穩固又可儲水,讓雨水經儲水盆蒐集後,產生更妥善的澆灌等運用方式,為地球降溫減碳。
目前三惠的研發成果已經引起業界注意,案例的材料及雛型可望在臺中花博盛事中露臉,三惠也相當期待未來能在公共景觀工程界中擴大推廣,共同為綠化環保盡心力。

三惠綠色工法三寶 景觀綠建材新契機
保水防沉陷生態創意工法、保水生態工法之模組化街道傢俱設計、混纖混凝土新材料三合一,是三惠綠色工法的三寶,9月初試啼聲參加高雄國際建材大展時,獲得相當正面的迴響,郭文秀表示:「光是能防範地表沉陷的工法,就值得公部門、企業界關注。」連鎖經營的照護企業——青松護理之家,就預計展示完整的三惠創新工法模組於其庭院之中。
郭文秀期待政府在建築相關法規中,能鼓勵景觀類多加使用綠建材,相信同業可因此在市場上發展得更穩健,並有助於創新研發。儘管受限於工程類產業的載重運輸成本龐大,而不易開展國際市場,但輕型的創新水泥材料如壁材、文創飾材等精緻化產品可望開拓國際商機,當時機一成熟,三惠以品牌外銷的契機也將來到。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為提升企業綠色競爭力委託塑膠中心品質環境安全部執行「中小企業綠色小巨人輔導計畫」,致力協助廠商符合國際環保相關要求,推動綠色產品設計及行銷,若企業對綠色相關議題有進一步的興趣,可連結至中小企業綠色環保資訊網瀏覽 http://green.pidc.org.tw/index.php,或與04-2359-5900 分機 301 謝明桂 專員 洽詢服務項目細節。
返回
民國98年,擁有綠建材標章的三惠製材所將再生紙與水泥混用,製成環保地磚支撐結構,相較於一般普遍使用的水泥材質,回收紙漿可於地底下自然分解,不僅環保又強化機能性,也不會把地面堵死,還讓水分、空氣都有了流通管道,更有利植物生長。三惠研發的環保材質地磚,成功運用於鰲峰山清水公園生態階梯登山步道、新營休息站的道路鋪面,受到廣大的迴響。
創新研發 保水防沉陷生態工法
站在既有的研發成果上,三惠不滿於此,更加精益求精,期望進一步推動綠色環保工法的實踐。106年,三惠參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綠色小巨人計畫的輔導,經專家協同加值設計,成功創新研發「保水防沉陷生態工法」,不僅平衡生態、防止地層下陷,還可擴大使用範疇。
三惠總經理郭文秀表示,他們結合原有的混纖混凝土新材料,研發出地上化的活鋪面結構工法。此環保生態工法不但能清楚看到地磚結構,更可在澆灌花草植物後保水、儲水涵養土質,是防止地面沉陷的最佳利器。
此工法可應用範圍廣泛,例如於山坡地施工時,可以此工法結合生態階梯固定邊坡,形同框架,達到透水、保水卻不滲水的作用,並且能夠將蓄積的雨水導入滯洪池再利用,與環境共存;同樣的工法也適用於屋頂花園,不僅讓土地呼吸、給予昆蟲生存空間,平衡都市生態,也讓大眾重拾透水鋪面的信心,降低都市溫室化效應。

新材料、創意工法、模組化 設計三合一
三惠製材所副總經理陳金谷解釋:「該工法表面不是貼死的磁磚,而是放上透水的活動水泥磚,稱為活鋪面,三惠從研發到自製水泥混料,再應用到施工上,不僅透水更可保水,把水導流回到地下,不但能為樹木生長提供扎根的水分,同時也是防止地層下陷的妙方。」有效回收水資源,正是循環經濟的訴求之一,符合聯合國的「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
這是可以運用在多種景觀建設之中的生態工法,陳金谷舉例說明,三惠生態工法結合街道傢俱設計環保五瓣水泥椅,街道的花圃種有綠色植栽,底下連結生態工法所設計的活鋪面,植栽的土壤一吸水,其水分就會往下流至水泥結合纖維材質的儲水盆裡,交錯的高透水性混凝土發揮固定、支撐功能,不僅穩固又可儲水,讓雨水經儲水盆蒐集後,產生更妥善的澆灌等運用方式,為地球降溫減碳。
目前三惠的研發成果已經引起業界注意,案例的材料及雛型可望在臺中花博盛事中露臉,三惠也相當期待未來能在公共景觀工程界中擴大推廣,共同為綠化環保盡心力。

三惠綠色工法三寶 景觀綠建材新契機
保水防沉陷生態創意工法、保水生態工法之模組化街道傢俱設計、混纖混凝土新材料三合一,是三惠綠色工法的三寶,9月初試啼聲參加高雄國際建材大展時,獲得相當正面的迴響,郭文秀表示:「光是能防範地表沉陷的工法,就值得公部門、企業界關注。」連鎖經營的照護企業——青松護理之家,就預計展示完整的三惠創新工法模組於其庭院之中。
郭文秀期待政府在建築相關法規中,能鼓勵景觀類多加使用綠建材,相信同業可因此在市場上發展得更穩健,並有助於創新研發。儘管受限於工程類產業的載重運輸成本龐大,而不易開展國際市場,但輕型的創新水泥材料如壁材、文創飾材等精緻化產品可望開拓國際商機,當時機一成熟,三惠以品牌外銷的契機也將來到。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為提升企業綠色競爭力委託塑膠中心品質環境安全部執行「中小企業綠色小巨人輔導計畫」,致力協助廠商符合國際環保相關要求,推動綠色產品設計及行銷,若企業對綠色相關議題有進一步的興趣,可連結至中小企業綠色環保資訊網瀏覽 http://green.pidc.org.tw/index.php,或與04-2359-5900 分機 301 謝明桂 專員 洽詢服務項目細節。